日前,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聯合電池中國網開展的“新生態·新價值——2023新能源電池產業鏈調研活動”調研組一行,來到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汽埃安”),實地調研走訪企業。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一行與廣汽埃安研發中心電池研發部部長李進博士等企業負責人,就動力電池材料及技術創新,下一代電池技術趨勢,車企與電池企業技術協同研發及合作,廣汽埃安電池研發布局,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發展等話題進行了廣泛、深入交流。
據悉,作為廣汽集團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核心載體,廣汽埃安成立后,就在國內率先確立了“EV(純電動)+ICV(智能網聯)”技術路線,建成了國內首家新能源純電專屬工廠。經過6年發展,廣汽埃安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擁有兩個工廠、40萬輛/年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超120%,產銷穩居中國市場前三。
截至目前,廣汽埃安已經在國內率先構建了具備完整系統布局的新能源品牌矩陣,產品覆蓋不同價格區間和車型消費群體,其中三款車型已經穩居細分市場冠軍。另外,廣汽埃安高端智能超跑昊鉑Hyper SSR價格超百萬元,率先拉開中國新能源汽車向高端市場進軍的序幕。
與車型產品同步推進的,還有廣汽埃安積極在三電領域的縱深布局。
座談中,調研組了解到,目前廣汽埃安建立了兩大研發體系:廣汽研究院和廣汽埃安研發體系,其中廣汽研究院負責整車開發,廣汽埃安研發負責EV專屬能力+ICV應用層能力。
據介紹,廣汽埃安擁有研發中心、整車技術中心等兩大中心,具備EV全過程研發體系,擁有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以及需求定義、應用層、大數據應用等核心能力。
在電池技術創新方面,廣汽埃安旗下電池研究院布局了三元鋰電池技術、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和無鈷電池技術路線等多材料體系路線。
三元鋰電池技術路線方面,廣汽埃安已創新開發出石墨烯快充電池、海綿硅負極電池等技術,并量產應用,固態電池已深入布局研發。
據介紹,其電池產品在三元鋰正極中添加石墨烯導電劑,導電快,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207公里;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將納米硅復合材料添加到石墨負極,提升了電池能量密度,其配套車型成為首款獲得國家工信部公告的續航超1000公里車型。
無鈷電池技術路線方面,廣汽埃安旗下電池研究院正在開發4.85V高壓無鈷電池技術,擬采用新型鎳錳酸鋰正極材料和耐高壓電解液,或可解決鈷原料依賴進口的問題。
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路線方面,廣汽埃安創新應用了微晶鐵鋰電池技術,添加微晶正極材料,突破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瓶頸,達到210Wh/kg,提升15%,低溫及快充性能更好。
在電池系統層面,廣汽埃安推出了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通過采用耐熱電芯、強隔熱層、三維冷卻系統、電池管理系統等,實現了三元鋰電池針刺不起火的高安全目標。
與此同時,在產品落地方面,廣汽埃安也在積極參與自研電池的產能布局。去年10月,廣汽埃安宣布,由廣汽埃安、廣汽乘用車、廣汽商貿聯合投資,并由廣汽埃安控股的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該公司將在廣州市番禺區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投資109億元,規劃建設年產36GWh電池項目,目標是建成廣州市最大的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項目,填補廣州市研產一體化電池產業的空白。
此外,廣汽埃安在電驅、充電站、換電站等產業鏈生態方面也已經進行了廣泛布局。
座談中,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市場格局,動力電池技術創新,車企布局電池等與廣汽埃安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交流探討,并就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發展歷程、主要職能、分會的重點工作等進行了簡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