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了只要坦克用上新能源,你就敢買。如今一語成讖,此次“九三”大閱兵,40噸級混動坦克、新能源戰車、電動無人機、電動無人潛艇一一亮相!
隨著鋰電新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無論從產品性能、品質保障上都已經成為國防力量和中國經濟的主力支撐。
40噸級混動坦克
新能源混動坦克:我國新一代40噸級坦克采用了混動新能源技術,擁有增程式動力、柴電切換功能,極速可達85公里。這種混動系統不僅提升了坦克的機動性,還為坦克上搭載的多種新型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提供了充足的電力支持。
電力驅動的戰術優勢:由于電力系統的加入,坦克能夠更好地支持電磁干擾器、激光武器等現代化裝備。例如,電磁干擾器可以干擾來襲導彈的制導系統,使其失去目標;激光武器則可用于擊落低空飛行的無人機等小型目標,這些都大大增強了坦克在現代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和作戰效能。
電池性能的要求:混合動力坦克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環壽命和安全性等性能指標提出了極高要求。例如,坦克在復雜戰場環境下需要電池能夠快速充放電以滿足瞬間大功率輸出,這就促使鋰電池企業不斷研發新技術,提高電池的性能。像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已達到250Wh/kg,但混合動力坦克的應用場景可能要求更高的能量密度,從而推動電池技術向更高水平發展。
電池安全技術進步:坦克在作戰中可能會面臨各種極端情況,如碰撞、高溫等,這就對電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戰。這促使企業在電池安全防護技術方面加大投入,例如采用更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BMS)來實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過充、過放、過熱等情況的發生。同時,也會推動電池材料的安全性研究,開發出更耐高溫、抗撞擊的電池材料。
新能源保障車輛
純電動環衛車:閱兵中,純電動環衛車作為閱兵儀式的“先行部隊”,負責方陣檢閱路面的洗掃工作,確保閱兵行進道路上“正步不起塵”。這體現了新能源車輛在閱兵保障工作中的應用,展現了中國在新能源綠色科技和高端制造領域的成就。
新能源軍車:陜汽軍車在2019年國慶大閱兵中承擔了重要角色,其已形成清潔能源、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布局,擁有純電動、混合動力等全系列新能源商用汽車產品。在2025年大閱兵中,類似的新能源軍車可能繼續承擔運輸、保障等任務,為閱兵的順利進行提供支持。
新能源技術提升裝備性能:新能源技術的應用使軍事裝備在動力、續航、隱身性等方面得到了顯著提升。例如,新能源坦克的混合動力系統不僅提高了其機動性,還降低了噪音,增強了隱身性能。
推動軍事后勤變革:新能源保障車輛的使用,減少了對傳統燃油的依賴,降低了后勤補給的難度和風險。同時,新能源車輛的維護成本相對較低,也減輕了后勤保障的負擔。
電動無人機參閱
隱身智能無人機:閱兵中展示的無人機不僅用于偵察,還具備攻擊能力。電動無人機在AI技術的深度融合下,具備高度的自主飛行和作戰能力。其AI控制系統集成了先進的導航技術、計算機視覺算法以及任務規劃算法,能夠實時規劃最優飛行路線,并在遇到障礙物、惡劣天氣或敵方防空火力威脅時自動調整飛行方向、高度和速度。
集群作戰能力:電動無人機的集群作戰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通過先進的通信系統和算法,無人機之間能夠實現高效的信息交互和協同作戰。電動無人機的蜂群作戰能力在現代戰爭中逐漸凸顯,通過大量無人機的協同作戰,能夠實現對敵方目標的飽和打擊。
新能源技術的軍事裝備
新能源技術為一些新型裝備的研發和應用提供了可能,如激光武器、電磁干擾器等。這些裝備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新能源技術則為其提供了強大的電力支持。
電動無人潛艇也是現代軍事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具有隱蔽性高、續航能力強、任務多樣等優點。由中船集團開發,也曾經在2024年5月的馬來西亞吉隆坡亞洲防務展上公開露面。國產電動無人潛艇長11.5米,直徑1.6米,滿載排水量50噸,采用電動發動機,最高航速12節,最大潛深300米,續航力500海里,可搭載其他UUV,化身為“無人母艇”,具備發射對陸打擊巡航導彈的能力。